群 A NOVEL

群(上/下 平裝合售)的圖像過年前入手,除夕(20080206)那天第一次翻開,今天──嗯,2月22日──看完。

老實說,我本來打算看更久的。

一點一點、一個段落一個段落,在閒暇時慢慢地啃食。

可是沒辦法,我永遠無法抗拒故事,彷彿是一種刻劃於基因中的本能,就像鮭魚必然迴游一般──當然,爛故事除外。

這是一部災難片,類似於明天過後那樣的;這是我在閱讀時一直有的想法。尤其在得知其將搬上大螢幕時,更加篤定。

只是,要如何將其中博雜的科學理論及知識,濃縮於短短的二個多小時;顧及故事的結構與完整性的同時,又不至於讓觀眾煩悶地想拍桌走人,這,倒是一大挑戰。

還有那對大美國主義的極度諷刺,到底要如何在好萊塢上粉墨登場,更讓我想好好見識。

看完之後,順道瀏覽了一下anobii上的評論.....有點讓我意外,並不是一面倒的好評。還以為這樣類型的書必會得到極大的推薦,這表示讀者還是有理智的?

其實,我頗為同意網友指出的缺失,因為某些句子也幾度讓我的閱讀受阻,一開始對於那生硬的科學理論也讀得很累,而且,我也極討厭好萊塢式的英雄及傳統。

不過,故事的精采度與設定仍是超越了這些缺失,使我無法自拔。

消失的漁夫、迸裂的龍蝦、遲來卻反常的鯨群、莫名其妙出現在水合物上的蟲子,一個個事件構成一張摸不清的網,你──任何讀者都會知道這其中有所關連,卻無法了解背後推動一切的陰謀是什麼;就像面對著一捆絞纏在一起的毛線一樣,看得到、摸得到,卻找不到頭緒。

於是,你只能跟著作者敘述的腳步,透過各種不同的視角,去找出所謂的真相。

引人入勝之外,還夠真實。

很對我的味。

它的立足點不是過去亦非未來,而是現在,除了異象之外其餘均存在的今日──溫室效應、聖嬰現象等。就一本科幻小說而言,《群》的描寫現實且真實;真實到我躺在床上時,幾乎都要聽到大陸邊坡崩解的聲音(笑)。

基本上,這是一本好看的小說,翻譯的句子以及科學理論到最後對我都不是阻礙(快速閱讀了解大意,然後跳過就可以了XD)。只是,那所謂的智慧的存在,讓這部小說在我心中打了折扣。

不喜歡最終將所有歸於「智慧生物」的結局,也因此我終究沒去看靈異象限、對《紙猴》的喜愛程度不如《大廈》。

是落入了人類的自大傲慢嗎?也許吧。但我原先以為會有更令人震驚的結局,例如科學家們的猜測方向錯誤,所有的一切背後並沒有所謂操控者,均起於汙染的異變,均是人類的咎由自取。

對我而言,這樣更深刻、更殘酷,也更警醒。

我可以理解作者透過這兩本厚厚的書要傳達的議題及思想,也可以理解在地球的生命歷程中,人類的確是可惡的存在──明明渺小而微不足道,卻又那樣的自尊自大、傲慢地對待所有生物。可是,我還是不滿意這個「智慧生物」。

也許是我太笨,不懂朋友推薦時,所說的那「簡單的東西」是什麼(萬宗歸一?);也許是我認為真正神秘有智慧的東西,不該輕易露臉;也許是我認為,這樣太過西方、太過直白,而失卻了那引人深思的、隱微的,文學的深沉與動人。

儘管有些不滿意,但我對於《群》仍是讚賞的;因其建構了一個使人入迷而深思的世界,讓人無法自拔,也就是說──

好看!

如此已足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rasak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