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‧科爾賀

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圖像如果有人問,在所有閱讀過外文翻譯書籍中,最喜歡的是哪一本?

我想,在《風之影》、《四的法則》、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及其他書籍之間百般地游移及抉擇後,無疑的,我仍是會回答──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。

跟許多同學一樣,與牧羊少年第一次的相遇在尚屬懵懂無知的國中時期;但,卻在看第了一次之後就愛上這本書。

至今亦然。

或許是因為我仍相信有所謂的「天命」,仍相信有所謂那註寫一切的手,所以,我為男孩追尋夢想及天命的過程深深著迷。

因為一個重複出現的夢,少年由期待到挫敗,由優遊自得到一無所有;因為薩冷王的話而放棄了原本安穩習慣的生活,少年卻因此成為流落他鄉的「難民」。

但他放棄了嗎?沒有。

水晶商人以「Maktub」一語道出了少年仍心繫夢想的真實想法,也道出了許多讀者的真切渴望──

這世上,有多少疲於生活的人們,他們心底深處也藏著一座渴切已久的寶藏?只是,也許他是麵包店師傅、也許他是水晶商人,也許他害怕改變、也許他恐懼未知;所以,寶藏最終只能成為夢中最美的幻境、成為永遠的伊甸園。

《牧羊少年》好看的地方,在於他的迂迴與細瑣。

作者不厭其煩地細細敘述少年與沙漠的相遇、與綠洲的相遇,甚至與法諦碼的邂逅;你彷彿可以嗅到沙漠乾燥的氣息、可以望見綠洲豐饒的景象、甚至感覺到少年遇見法諦碼時的怦然心跳;而這一切的都像是一絲絲無形的線,牽引出最後少年見到太陽、風、以及那註寫一切的手,進一步把自己變成風的故事高潮。

無論是見到預兆或是變成風,似乎都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點神秘的味道;但我寧可相信,作者要表達的既非神跡亦非奇幻,而是所謂的天人合一。

由與心對話,進而體察萬物,少年真誠無偽地面對了自己的渴望與夢想,讓他得以見到沙漠所展現的徵兆,成為了世上所謂的先知;但是,他其實不過貫徹了最簡單的、你我皆知的一件事──傾聽心,誠實以對。

就跟一般人一樣,少年有過挫折有過遲疑,有過欺騙自己的心情,也曾為了愛企求停留,可是,他終究沒有放棄,他終究因為了解到「你的心在哪裡,寶藏就在哪裡」而堅持下去。

故事的結尾是我最喜歡的部分。

難民老大自以為是且不屑地吐出了自己的夢,卻很恰巧的,補足了少年的夢境缺憾的部分。

不屑與確信,起點即終點,多麼諷刺卻又真實的結尾。

若是少年沒有橫越整個沙漠、沒有經歷這一切、那麼,他不會遇到煉金術士、不會在抵達夢境之地時遇到難民的搶劫,也永遠不會知道──

在自己重複做夢的那間教堂底下,就藏著夢寐以求的寶藏。

Maktub。

我會說,這就是註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rasak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