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起床時望著窗外燦爛得過於刺眼的陽光,出門時嗅到空氣中特有氣味,換上袖子越來越短的上衣,總會一再地發現:夏天來了。



對於夏天,我一直有一份特殊的情感。

或許是因為打小開始,暑假便是學生心目中最上乘的獎勵。

到了暑假,毋須再像總是上緊發條的時鐘,每日早上分秒不差的起床、梳洗、衝出家門;毋須一回家總是要經過一番天人交戰的掙扎:想著自己究竟要先苦後樂地埋頭寫作業,抑或是先快樂地打開電視、之後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挑燈夜戰。

總之,一到暑假,似乎怎樣放縱的行為都是被默許的。

就算是攤在那裡什麼都不做也完全沒問題。


午後斜斜的陽光輕巧巧地踏入玻璃門,澳熱的暑氣卻被一室清涼的驅盡;懶散地攤在桌前,無須顧及任何形象姿態,只是優閒地望著門外匆匆來去的行人,覺得這樣的陽光真不賴。

在我的腦海中,這樣的一禎圖像,一直是無法抹滅的夏日回憶。

這樣宜緩步宜快行的隨興時光,或許過於溽熱,但卻正適合我懶散的性子。


除此之外,也或許是因為,我是個生在夏天的孩子。

每當季節行經金秋、隆冬或是暖春,總會有種莫名的不適應,只有到冰品齊出、冷氣嗡嗡作響的夏季,揮汗啃食多汁的西瓜、香甜金黃的芒果,再回頭喝一碗退火清甜的綠豆湯,才會有種「啊~這是我的時節」的懷念感。

對我而言,夏天一直代表著快樂、開心,就像那鮮紅香甜又多汁的西瓜,讓人垂涎三尺,嚮往不已。



只是,不知道何時開始,夏天的到來對我而言,成了一種無法享受的炙熱與煩悶。

就像西北雨未落之前,滿布烏雲的天空陰翳地嚇人,空氣中飽含的水氣與無法散去的熱度,使得皮膚表層粘膩不堪。嫌惡地忍受滿身粘膩的不適,嗅著那滿鼻子潮濕的氣味,心情像被困在鐵籠裡的野獸般,焦躁難耐。


我想,約莫是從夏季與考季劃上等號的那一年開始吧。

自從畢業開始,「夏天」不再意味著瘋狂玩樂的漫長假期,而是化身成一種名為考試的沉重壓力。


隨著氣溫的上升,隨著夏季的逼近,心情於是開始忐忑、開始惶恐不安,想著這樣的準備夠嗎?這樣下去好嗎?又有多少的機率可以考上?


94年夏天的我,尚在不知死活的悠閒中度過,每日規律的生活成為最末一個快樂的暑假。

95年夏天的我,抱著「真的考得上嗎?」的心情進了考場,算是盡本分地把該考的試都考完,然後點開104,開始投履歷。

原本以為,從此之後,「夏季」將只會是「夏季」,與其他三個季節再也沒有任何區隔與差異。

只是沒料到,96年夏天的我,又開始了考試的生涯;接著更是步入另一個考場,並且長達一個春秋。



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是過去唸書時必背的四首,對於夏季讀書,他寫得既詩意又享受;無論是「新竹壓簷桑四圍,小齋幽敞明朱曦」抑或是「晝長吟罷蟬鳴樹,夜深燼落螢入幃」,這樣愜意的夏日夜景,都構築於他暢然快意的讀書樂趣之上。

只是,同樣在夏日悶熱裡伏案讀書的我,卻怎樣也唸不通那兩句──「北窗高臥羲皇侶,只因素稔讀書趣」。

讀書樂在哪?趣何找?燥熱溽濕的夏季裡,望著永遠讀不完、背不盡的書,我絲毫無法體會這兩句詩的意涵。

就跟李聚笑怎麼也背不起〈長恨歌〉一樣。



七月將到,天氣越來越熱,考期越來越近,然而無論生理心情,卻也越來越提不起勁。以往的夏天,有這樣熱到惹人嫌的地步嗎?有熱到讓人什麼事都不想做、不願做、沒有動力做的地步嗎?

到底,要到什麼時候,才能像以往一樣望著窗外的刺眼陽光,瞇眼享受著那伴著熱氣上騰的夏日活力...........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rasak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